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质检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抽查公告

关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依法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督管理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 发布时间:2021-03-19
  • 来源: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 字号:

  

  

  一、为什么要制定依法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督管理的通知?

  针对我省计量校准市场不断扩大,计量校准资源不断涌现,计量校准活动较为混乱的现状,依法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督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满足计量校准定位合法性认同的需求;二是满足现代计量测试服务体系良性发展的需求;三是满足传统计量体系与国际通则融合的需要。

  计量校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计量校准市场的校准资源不断涌现,计量校准供给市场激烈竞争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在这种畸形的供需市场环境下,计量校准服务市场失灵的种种表现,如:各类虚假计量校准信息横行,恶意降低检定费用抢占校准市场等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近六成的计量校准机构认为“无序竞争”是制约校准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报告造假”是市场上最需要规范的行为。加大整治我省计量校准市场乱象,保护计量校准服务双方合法权益,规范计量校准服务行为,既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倒逼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也需要通过建立约束不良行为和明确主体责任的活动或制度。

  制定《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依法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的有利环境,更好的发挥市场对计量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满足我省现代计量测试服务体系良性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督管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一是解决计量校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解决计量校准资源虚假宣传的问题,三是解决计量校准活动难以追溯的问题,四是解决计量校准违法成为较低的问题。

  三、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是开展计量校准资源公开公示。在黑龙江省内注册的从事计量校准活动的计量校准机构,其计量校准资源将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龙江)(网址:http://gsxt.hlj.gov.cn),向社会公开公示其计量校准能力。二是加强计量校准信息数据管理。在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开展计量校准服务的计量校准机构,每季度末向省市场监管局和校准委托方所在地市(地)市场监管局报送计量校准服务季度业务统计。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有关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计量校准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随机抽查比例不少于计量校准机构总数的20%或不少于10家。四是加强信用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信用信息归集整理,经核实确认后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龙江),实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计量校准委托方合理选择计量校准机构,促进计量校准市场健康发展。

  四、怎样进行计量校准资源公开公示?

  各市(地)市场监管局计量科(处)负责通知、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计量标准考核发证部门进行填报计量校准资源信息公开公示表,于2020年11月1日前将审核汇总后的计量校准资源信息公开公示表纸质版加盖公章报送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电子版发邮箱10363@163.com。2020年11月1日后新增的计量校准资源,计量标准考核发证部门应在发证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将信息报各市(地)市场监管局计量科(处),各市(地)市场监管局计量科(处)对计量校准资源信息进行审核后,报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已公示内容发生变化的,按照上述流程和时限报送更正信息。

  建议省外注册的在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计量校准活动的计量校准机构,积极开展计量校准资源自我声明公开,于2020年11月1日前将计量校准资源信息公开公示表和自我承诺书加盖公章报送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电子版发邮箱10363@163.com。计量校准机构要保证宣传自身计量校准能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已公示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十五日内报送更正信息。

  

  

  文件链接:http://amr.hlj.gov.cn/index/affairshow.html?id=670&tid=3


原文链接:http://amr.hlj.gov.cn/index/affairshow.html?id=716&tid=4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检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检资讯网 zi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