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场监管局紧盯产业“四地”建设和“五个新海东”建设任务目标,着眼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以高效优质服务为切入点,从压缩流程、降本减负、柔性执法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强市场主体服务保障,助力海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减流程,破除准入准出限制。开展市场主体开办“一件事一次办”便利化改革,实现登记注册、税务登记、印章刻制等市场主体开办全流程业务1个工作日内办结目标。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模式,解绑企业名称行政区划、公司集团等登记限制,执行注册资金认缴政策。清理市场监管领域规范性文件31件,确保市场准入负面管理“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优化登记机制,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登记材料“零自备”,凭身份证件办企业的目标,登记注册网办率推升至98%以上,企业登记注册压缩至1.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企业开办由多部门单线串联优化为“双线并联、一窗通办、一次性发放办结”工作模式,企业开办工作流程得到最大程度优化。推行简易注销,企业清税信息核验、公告发布、注销材料填报实现全程电子化,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并实现1个工作日注销。
减负担,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推出《推动市场主体发展11条措施》《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三十条措施》,推行放宽审核标准、减免证明材料、畅通僵尸企业退出渠道等措施,提升注册灵活性、市场主体迁移自主性,市场开放性进一步提升。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一对一”制定帮扶计划,精准提供规范指导、市场推介、技能培训等帮扶行动,为市场主体解难题、鼓干劲、强信心。例如:海东互助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反映变更注册资本问题长时间未得到解决,海东市场监管了解情况后,及时制定帮扶措施,认真讲解业务办理流程,指导企业整理相关申请资料,协调法院等相关部门,在两周内帮助企业变更注册资本。两年烦心事,两周获解决,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与支持。积极推进歇业备案,全面更新市场主体登记材料及文书规范,统一市、县区两级登记窗口流程、材料要求,实行歇业备案登记制度。允许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自主决定不超过3年期限的歇业时间,为困难市场主体减轻经营场所承租费用负担,降低维持成本,服务市场主体休眠蓄力、歇好再出发。
降成本,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聚焦市场主体减负需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金额,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深入推进涉企收费规范治理,集中查处擅自制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已取消项目继续收费、强迫市场主体接受不合理服务收费、与贷款捆绑强制收费等9种涉企收费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致力于压减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开辟食品经营“绿色通道”,允许经营面积在50㎡以下的餐饮经营者凭借《小餐饮备案卡》开展经营活动。允许零售连锁药店在拥有药学相关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执业药师网上“远程审方”,节省药品零售业用人成本。深化简政放权,登记注册重心向基层转移,除市属国企、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等5类企业外,将80%以上登记类型全面下放至县级,登记注册业务“身边办”比例提升。
升温度,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推行审慎包容监管,探索实施“柔性执法”“服务型执法”和“首违轻微不罚”等措施,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和免于处罚“两个清单”,建立政企交往正、负面清单,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充分运用信用监管手段,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全面实施,执行好“信用画像”,做到依法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近两年来,累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40起,其中适当处罚12起,占30%;减轻处罚4起,占10%;从轻处罚16起,占40%;免除处罚8起,占20%。通过采取免除、减轻或从轻处罚等行政处罚方式,彰显执法温度,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减轻广大市场主体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