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巩固农牧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成果,推进农牧区假冒伪劣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化,海南州持续整治农牧区假冒伪劣食品突出问题,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将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内容,围绕监管职能,全面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向农牧区渗透,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广大农牧区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农牧区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加强排查深度,整治效果显著。专项整治行动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农牧区食品安全存在的短板和顽疾为根本,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全力取缔食品“黑作坊”和“黑窝点”,严查农牧区经营假冒食品、“山寨”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对来源不清、渠道不明、标签不规范等问题食品,全部予以下架,进行依法处理。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8100户(次),检查覆盖面100%,排查发现问题隐患236条,处置完成率为100%。共查办食品案件99起,收缴罚没款44.63万元,移交公安机关3起。组织监督抽检食品1464批次,不合格12批次,收缴假冒伪劣的食品数量685公斤。
优化流通环节,提升服务质效。深入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大要求,结合监管职能,加强民呼我为、民需我办,努力破解民生难题,进一步拓宽主题教育的深度。一是规范农牧区食品供应主渠道,督促食品批发和配送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进货源头、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管控,对建立档案、登记备案等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二是对确定的定点配送单位,发挥其“货正源清”的食品质量把控优势,推动其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实现对乡镇、村落全覆盖配送。三是鼓励、引导连锁食品销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在农牧区设立乡村便利店,减少食品销售中间环节,积极探索农牧区食品安全配送新模式。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共治氛围。全媒体、立体化开展科普宣传,积极发动群众共治共管,努力构建“大宣传”格局,通过设置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开展乡镇食品安全宣传23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监管动态、食品常识、法律法规、办证指南、抽样检验信息80余篇,为我州农牧区食品监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举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乡镇协管员、信息员业务培训15期,通过培训,提升了两员监管能力,增强了食品监管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经营户守法经营教育。采取分片、集中培训、登门重点培训、组织行政约谈等方式开展乡镇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守法教育培训50场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4000余人次,进一步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畅通12315投诉举报电话等投诉渠道,帮助群众解决食品安全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