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磁悬浮节能降碳计量服务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本项目研制磁悬浮能源计量实时数据平台,其采用智能仪器仪表、大口径流量计、多功能计量检测设备,结合物联网、数据库、4G/5G等先进的数据处理和通讯技术,融合生产信息、环境信息、设备信息、质量信息,创建一套完全符合企业实际能源资源数据应用的数字化能源计量系统。能够对能源数据(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进行实时采集、实时曲线,为能源计量提供原始数据,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预警。填补国内磁悬浮领域的空白,获知识产权326项。
磁悬浮能源资源计量服务大数据平台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项目提出远程智控方舱实验室计量服务模式,实施天然气管网在线核查,提供勘探开发、运输储存、应用消费全产业链计量创新服务。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国际建议和欧盟标准,自研膜式燃气表耐久性实验装置、燃气表温度适应性检测装置,建设型式评价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开展智能燃气表全生命周期可信云检测示范试点,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型式试验、生产质量控制、周期检校等产品全寿命周期链计量创新服务。相关工作为天然气计量体系的完善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计量服务的“浙江模式”。
自研天然气仪表型式评价管理系统
华清安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项目通过完善智能化计量器具管理,提升计量数据质量水平,建成集“监、管、控、测、统”于一体的智慧能源计量管控系统平台。平台具备支撑能源投资、规划设计、建设安装、智慧运营、能耗数据采集监测、计量数据能效比对、用能设备运维预警管控、用能系统运行调控优化等功能,累计取得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产品证书,实现节能、节费30%以上。
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4北京绿色出行碳普惠计量体系创新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本项目依托 MaaS 平台形成了一套涵盖计量参数、方法和结果的“三位一体”、宏观微观相互协同、量值可溯源的创新计量体系,实现计量参数的量值可溯源,保证数据源头的准确性、一致性,以及计量结果的准确化核算和核验。满足碳交易精准核算的要求,确保碳排放量宏观与微观算法逻辑的协同,对提升城市绿色出行水平有较好的支撑作用。
北京绿色出行碳普惠体系运行示意图
5 服务于汽柴油移动在线检测云平台的远程智慧计量体系建设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针对移动油品快检车流动性现场执法的需求,搭建汽柴油移动在线检测云平台及柴油重卡远程排放监控系统构筑的保障体系,建立“远程智慧”计量服务模式,有效地对柴油重卡的节能减排进行了管控,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已服务28台移动检测车及939个加油站,取得很好的成效。
“远程智慧”计量服务模式框架
6基于碳监测及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零碳景区”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项目选取扬州瘦西湖景区为应用对象,搭建“景区碳计量体系”,建立典型景区碳源碳汇核算方法,构建“碳源碳汇数据调研-碳核算体系构建-能碳监测设备计量及数据动态采集-平台系统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的技术路线,最终建立“零碳”示范景区。实现了“零碳生态+综合能源+沉浸互动”业务全场景,向游客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把旅游变“绿”游。获得包括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瘦西湖景区零碳动态监测分析平台
7开展碳电耦合及碳实测的碳排放精准计量体系示范应用场景实践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本项目紧扣减排降碳目标,充分发挥数据采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优势,全方位解决目前碳计量体系杂乱、数据造假、精确性低、成本高、时效性低等问题,构建基于碳电耦合因子测算方法、碳在线实测架构、碳效码评价模型的碳计量全场景应用体系。相关成果已服务浙江省4万9千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碳排放测算工作,并在湖州试点开展光伏发电减排普惠核证交易,服务2万余家分布式户用光伏业主。
总体架构图
8新疆能耗大数据分析及碳计量研究应用平台建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本项目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了能源大数据计量体系和能源大数据管理模式,还制定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实现了对33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煤、油、电、气等能耗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预警诊断,以及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工艺缺陷,实现节能减碳。
新疆能耗大数据分析及碳计量应用系统
9高压电能直接计量技术创新
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本项目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0.2S级高压智能电能表,实现了高压电能的直接计量和可带电安装,形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兴高压电能直接计量产业,解决了我国高压电能无法直接计量、误差无法准确计算、能耗高、大电流测量及现场可靠性、极端高低温环境适应性等难题,每年可为行业节约铜材、铁磁性、绝缘材料等原材料及生产耗能共计近百亿元。
0.2S级高压智能电能表
10碳追迹—碳达峰智慧计量监控平台建设
苏州集成校准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项目通过柔性化数字计量技术与物联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融合,构件了《碳追迹-碳达峰全景式动态智慧计量监控系统》+分布式移动物联计量终端,以及多场景下能源数理模型与能源大数据接入基础平台。相关成果助力园区实现了能源资产的精准计量和统计管理,帮助企业降低统计误差及错漏率,并提升能源资产收益和生产单位能效。年均降碳约 12万吨。
数字计量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构智慧计量监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