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质检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伤害监测

运用信用监管利剑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 发布时间:2022-12-25
  • 来源: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 字号:

  

  

  海东市市场监管局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加快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以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双轮驱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导向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立破并举,推进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法治化。持续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信用监管法治体系,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出台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实施规定(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打破“数据分割”和“数据壁垒”,不断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标准和互认规则,深化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和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了市场监管领域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推进企业信用数据动态归集公示,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青海)累计归集公示涉企信息716059条。通过克服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不透明等市场机制固有弊端,降低企业制度交易成本,维护交易安全,促进了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和商事交易稳定高效。

  

  宽严相济,推进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智慧化。建立了企业实时全景“信用画像”和动态信用风险分类机制。通过数据筛选、清洗、规范、融合、关联等,把分散的数据梳理成企业、人员等全景信息视图,将静态的数据变成鲜活的动态监测数据,形成对企业的全景“信用画像”。通过5个维度、81项指标,包括企业基础属性信息、企业动态信息、监管信息、关联关系信息、社会评价信息等。对照这些指标,全面归集企业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奖励、年报公示、抽查检查、失信惩戒等涉企信用信息,形成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数据基础,对企业打出“信用分”,从而合成25299家企业的全景多维“信用画像”,精准地反映企业信用风险状况。

  

  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企业实施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靶向监管,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实现了从无差别、粗放式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监管的转变,问题发现率和精准度大幅提高。依据“画像”的“颜值”,将企业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对于量化评定得分高的14605家“优等生”A类企业而言,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问题、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良好的信用将为它们争取到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无事不扰”,企业的发展精力更足了;对7795家B类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对2359家C类企业,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540家列入D类的“差等生”企业,则需要接受更多的检查,实行“无处不在”的严格监管,且有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以达到督促规范的目的。

  

  进退有序,推进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多元化。不断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与覆盖面,持续完善和丰富信用工具,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信用监管格局;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倒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将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推送给相关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国有土地出让以及授予荣誉等方面进行限制或禁入,让监管“长出牙齿”;实施信用修复制度,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鼓励已存在失信记录的企业通过及时主动纠正自身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来实现信用修复,至11月底,已修复15949条失信市场主体信息,并移出异常名录,使企业重获发展机会助力复工复产。

  

  下一步,海东市市场监管局将全面归集与公示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信息,探索公共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大型平台企业等方面涉企信用风险信息运用;持续扩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专业领域风险防控有效结合,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机制;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探索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从重违法失信惩处向重信用风险防范转变;加强对信用修复企业后续监管;构建“信用+智慧”监管长效机制,为市场注入激励约束内生动力,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cjgj.qinghai.gov.cn/Article/FormDetailsSJJ?Article_ID=C3CE29CD-72F7-4DAF-A3BB-05B208BF4B2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检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检资讯网 zi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