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上班族都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遵行“996”工作制的也大有人在。不少人忙碌一天回到家,八九点钟甚至更晚才吃上晚餐。这种生活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为了更好地探究晚餐和健康之间的联系,2020年7月11日《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EM)上的一项研究,就找了20个人,做了一个试验。该研究选了20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26岁,平均体重指数23.2,习惯于22:00-01:00就寝,睡眠时间也固定。两组人分别在22:00吃晚餐和常规18:00吃晚餐,均给予等热量饮食。
研究发现,22:00吃晚餐导致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峰值延迟、游离脂肪酸和膳食脂肪酸氧化降低。22:00吃晚餐虽不影响睡眠,但增加血浆皮质醇,这些变化在习惯性早睡者中最为显著。
这些测试数据说明晚饭变夜宵可引起夜间葡萄糖不耐受,降低脂肪酸氧化和动员,尤其是早睡眠者,长此以往可能会促进肥胖。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一名医生表示,长期这样下去,容易引发疾病,晚饭吃得越晚中风几率越高。如果保证吃饭时间与睡觉间隔60~70分钟以上,中风几率可降低66%。此外,晚饭吃太晚还有患胆结石、情绪病等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太晚吃晚饭,如果实在无法更改用餐时间就要改变晚餐内容,尽量选择易消化、低热量的食物,减少肠胃负担,降低肥胖风险。同时尽量保证用餐和就寝之间有3小时的间隔,给肠胃充分的消化时间。希望大家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也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