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质检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质量兴市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四川细化25项任务

  • 发布时间:2024-11-23
  • 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 字号: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通知》,从加强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设备使用管理、加强作业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25项任务。11月19日,省政府网站邀请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勇前等嘉宾来到直播间,解读《通知》内容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省有84.95万台(套)特种设备,这当中既有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还有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与我们普通老百姓紧密相关的设备。相比一般设备,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危害后果严重,我们时刻谨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杨勇前介绍,当前,全省特种设备呈现“两多两弱”的现状,即数量多、老旧多,使用单位“小散弱”、监管能力弱,出台《通知》,就是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协同发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对于压紧压实企业和行业主管、专业监管部门责任,明确工作思路和措施,持续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全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十分必要。

  《通知》提出25项任务主要体现了5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强监测排查。及时更新特种设备数据信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安全事故分析,健全风险隐患“分级负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逐一销号”制度。二是完善监督体系。抓紧抓好常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证后监督检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案件移送、行刑衔接机制,严格设备使用管理,规范使用登记,加快老旧设备更新。三是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作业人员队伍建设管理,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强化教育培训。建强监察队伍,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专业技术和执法能力培训。四是提升检验检测水平。从严检验检测,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首次核准、延续核准、增项核准、变更核准工作,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健全退出机制,不断强化检验检测对于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防火墙”作用。五是压紧各方责任。扛牢政府属地责任,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履行专业监管责任,坚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与教育培训并重,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特别强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杨勇前表示,我国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其结构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标准”五个层次。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总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依据、规章制度是准则、安全技术规范是主体、标准是基础。“《通知》结合我省实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有力推动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规范、标准落地见效。下一步,将针对电梯等群众关注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种设备进行专项部署。目前,已初步起草成型《四川省电梯安全条例》,正在开展立法调研,拟于2025年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他说。

  谈到近年来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杨勇前透露,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分析,这些事故有超过80%的直接原因是一线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监管工作也将以此为重点展开。“除本次作为指导性文件印发的《通知》和刚才我提到的电梯条例,我们还将针对危险性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如燃气气瓶、压力容器等进行专项检查和专题部署,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而在提升群众参与度以及安全意识方面,有关部门不仅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安全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还将学习借鉴沿海地区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特种设备信息平台,实现特种设备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杨勇前专门提醒公众,如发现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可通过12315进行投诉举报。“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已收到并处置特种设备投诉举报52件。下一步,将探索创新设立举报奖励机制和公众评价活动,激发公众参与热情。”他说。


原文链接:http://scjgj.sc.gov.cn/scjgj/c104475/2024/11/20/1ff5d875c7734138a62f23b2466c1a3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检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检资讯网 zi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